力捷迅企业内刊7月刊 | 解锁学习新平台,了解文化新资讯
时间:
2024-08-02
PART01 员工论坛
01 解锁高效学习新平台——捷学院
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持续学习成为了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一款企业内部的智慧学习宝藏——捷学院学习平台,看看平台能提供哪些内容或推荐工具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助力打工人内核修炼至另一个level。自2023年该平台建立,为方便员工使用,人资部简化访问路径使其与钉钉深度融合,员工现可通过钉钉直接登陆,无需另外下载APP。捷学院课程体系广泛覆盖了情商培养、商务礼仪、高效沟通、时间管理、办公软件技能以及领导力塑造等核心模块。
为适配快节奏办公节奏,使员工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大多课程以10至15分钟一节的短视频形式呈现,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游刃有余地安排学习为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捷学院每年都在更新课程,确保知识库的与时俱进,24年已更新了32门新课程。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增加员工个性化学习体验,平台还支持部门助教自助设立培训活动、上传课程到云端或根据员工要求一键量身定制学习包,只需点击任务栏就可以找到你想学习的课程。
在此,顺便与大家分享关于我近期学习的一门课程《如何与上司沟通,汇报工作的技术》,该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与上级汇报以及汇报的逻辑顺序,同时课程中还附带了多个汇报场景进行解析演练,揭示了向上汇报的内在逻辑与步骤。旨在通过生动的场景模拟与实战演练,让大家了解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精准表达,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升了职场汇报的实效性。
人资部-郑星星 投稿
02 在力捷迅当打工人的这一年
六月风吹,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师大的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享受最后的大学时光,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也是那样满心期待着踏出象牙塔,走入社会。以应届生的身份入职力捷迅,一晃已过去8个多月,站在此刻望从前,真好,每一步都有收获;站在从前望此刻,真好,没有辜负当时的那份期待。
说到和力捷迅的缘分,还真是“一波三折”。最早接触力捷迅,还是在2022年的秋招季。那时对力捷迅的初印象就已经十分深刻了。对比同期面试过的某些公司,尽管也是常规的沟通-面试流程,但力捷迅的HR给我们留下了格外亲切的感受,对于一个刚开始了解职场规则的新人,那份亲切能够疏解掉许多紧张和不自信。当时因为入职时间的不合适,没能加入公司也让我遗憾了许久。直到2023年春招季,再次看到力捷迅的招聘信息时,我便立刻投递了简历,不过由于临近毕业总有些彷徨,我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还懵懵懂懂,犹豫期间再次错过机会。当我休整一段时间,认真思考并明确了自己的求职目标后,恰逢公司正好释放出合适的岗位,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与力捷迅一拍即合,终于在23年11月正式入职,成为一枚打工人。
在力捷迅当打工人这一年,实在有太多令人惊喜的体验,总结我的感受便是:同事满满善意,处处都有福利,工作充满意义,未来无限潜力。当初公司吸引我的除了工作岗位与专业匹配,其次便是力捷迅同事们的气场,磁场相吸,我想人身上的气场也互相吸引着。从最初接触到的HR,到现在的团队同事们,都让我在相处和沟通时感到舒心,彼此能互相理解,互帮互助,尽管我入职时间尚短,但已经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不只是工作,生活上也总能感受到同事们无限的善意。有关心我近来通勤是否方便的李娟经理,有一起喂养流浪小猫的刘老师,还有默默帮我把水杯灌满的好心人。在公司的无数时刻,即使工作难免疲累,但在与他们对视的那一刻,总有暖心的带着鼓励的微笑。
在力捷迅当打工人这一年,我才发现原来打工人也会有这么多“隐形福利”。每天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同事们,会贴心准备好茶水和零食,让大家不用担心饿着肚子。还时常有同事们分享下午茶水果点心。最开心的要数每个季度的生日会,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闲聊两句,再来几场刺激精彩的组队比赛,玩游戏、得奖品,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细细数来,来公司8个多月,参与的公司集体活动都有7场之多,贯彻公司企业文化不只是说说,更在每个细节行动之中!
打工人,本质还是工作为主。就业之初,我便期待着能深入药学领域,更加贴近市场了解医药行业现状,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后,我才发现之前学习的知识,甚至不足以窥见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学习之路还很漫长。从最开始学习数据库的应用、医药信息的检索,再到后来了解项目申报书撰写要点,熟悉立项流程,我一步步积累经验,一步步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自我实现,我很幸运,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意义,而且是喜欢的工作。我想我和力捷迅的缘分来日方长,这只是第一年,期待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
研发中心-孙颖 投稿
PART02 文化展示
01 菌之盛宴
当谈到美味的菌类,人们不得不被其鲜美折服,菌子不仅口感独特,口味丰富,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材。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几种广受欢迎且美味可口的食用菌。
1、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但能食用的菇菌类。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在《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中,描述了13种会出现伤后变蓝,但为安全可食用的牛肝菌种类 ,比如黑牛肝菌、白葱牛肝菌、黄牛肝菌等 。而有少数见牛肝菌也是有毒的,如:日本海氏牛肝菌、细网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青黄牛肝菌等。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作用,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
图1 部分常见牛肝菌
2、香菇
香菇是中国著名的食用菌,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理想的保健食物。它既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干燥保存。香菇的口感有弹性,味道鲜美,常被用于中式菜肴中,如炖鸡、烧肉和各种汤品,是增强菜肴风味的佳选。
鲜香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分,香菇在干制过程中把水分去除了,随着水分的蒸发,维生素C也会逐渐消失,但干香菇在晾晒的过程中,有一种叫做麦角固醇的成分,在日光照射下可以转换为维生素D。所以如果想补充维生素C,可以选择鲜香菇,想补充维生素D,可以选择干香菇。
另外,香菇含有多种有效药用组分,尤其其中的香菇多糖(LNT)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LNT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癌、鼻咽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有抑制和防止术后微转移的效果,与其它抗肿瘤药物相比,LNT几乎无任何毒副作用,是已知最强免疫增强剂之一。
图2 香菇干及香菇
3、红菇
红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江西、广西、四川等地,尤其以福建的产量最为著名。红菇通常生长在阔叶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特别是壳斗科树木如栲树、槠树的落叶层中。它们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人工难以栽培,所以野生红菇的价格更高。
红菇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和中草药中极为重要的药材,许多红菇的有效成分对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有很好的疗效。红菇中的一些种类还含有抗癌物质,是当今发掘和探索的抗癌药物中重要物质材料。
图3 红菇干
4、松茸(松口蘑)
松茸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食用菌,主要生长国家有中国、日本和韩国。它味道鲜美,带有独特的香气,质地细腻,烹饪后能释放出浓郁的森林气息,被誉为“菌中之王”,通常用于高档菜肴中,如炖汤、烧烤或切片生食,是美食家们的最爱。此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具有强身、易畅健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作用。松茸在国内松茸基本分为三个等级,根据其长度、颜色、品相水分味道等分级。
一级:未开伞,菌膜未破,营养价值最高,二级:半开伞,菌膜未破,营养价值次之,三级:全开伞,菌膜全破,营养价值再次之。
图4 一级、二级、三级松茸
以上这些菌子,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栽培,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馈赠。它们不仅能为餐桌增添佳肴,更能为人类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和健康益处。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提醒大家,采集野生菌类时务必确保其可食用性,以免误食有毒菌类!
生产部-周丽英 投稿
02 《何以当归》观后感
食贫道是一个美食类自媒体,其中的《何以当归》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触发观众深度思考的作品,其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让我对中国台湾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以及两岸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通过食贫道的镜头,这部作品让我对台湾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得以窥见台湾社会的多元面貌和深厚底蕴。纪录片中展示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所承载的过去。例如,在讲述台湾传统小吃时,不仅展现了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还深入挖掘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这让我意识到,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其次,这部作品引发了我对台湾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纪录片中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有保持自身的文化根脉。例如,在讲述台湾教育问题时,纪录片通过一位女孩的视角,展现了台湾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文化传承的认同感。观看《何以当归》的过程中,我被其中展现的深刻内涵所打动。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台湾社会的多元面貌和复杂情感,更引发了我对于文化认同、历史传承和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我意识到,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何以当归》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态度和选择。在这个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和价值观。而这部纪录片则提醒我,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参与其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何以当归》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和价值的纪录片。它不仅让我对中国台湾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更引发了我对于文化认同、历史传承和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对更多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示,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财务部-吴熠 投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