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捷迅企业内刊9月刊 | 持续改进促发展 网络安全要牢记
时间:
2024-12-04
PART01 要闻动态
01 S-OTP管理体系 药厂实训圆满落幕
在追求管理体系升级的道路上,我们从未停歇。力捷迅通过S-0TP企业治理体系机制建设外部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层的企业管理能力及领导力水平。外训归来,内训启航。在游奶寿厂长、质量中心总监乐总、人力资源部总监朱总、质量部骆总、生产部副总监王总、总工办副总工曾总、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经理的支持下,药厂于9月8日至9月9日期间,动员42名药厂骨干力量、主管及以上管理者,开展为期两天的S-OTP管理体系药厂落地实训营。
高管引领,动员开篇。游厂长与乐总的启幕演讲,为培训注入了动力,共同开启培训之旅。
S,战略解码,力出一孔。游厂长构建战略共识,指导学员将公司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重视三角时间管理,调节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激发团队动力,实现战略共识。
O,组织运营,协同合作。王总强调组织意义,指导学员明确职能,明晰工作标准,营造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知识传承的组织氛围,提升战略运营能力。
T,人才描绘,选育留用。曾总通过勾勒人才画像,指导学员盘点规划,精准选才、育才、用才、留才标准,提升人才效能,激活人才价值。
P,科学分配,激励有度。骆总分享“岗绩职”工资体系,指导学员价值创造,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励人才,做高阶的管理者,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培训串讲,智慧沉淀。最后朱总现场通过四个模块的逻辑复盘,引导学员们树立系统思维,牢牢抓住目标,构建标准,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团队盘点,利益分配中。
游戏激趣,积分激励,互动增智,培训精彩纷呈。在人力资源部李经理和郑丽萍的组织下,设置互动环节让每位培训者都有机会深入探讨和实践,加之讲师们生动的讲解,让课程变得生动易懂。硕果累累,明星闪耀,目标落地,共铸辉煌。这次培训,不仅更新了参训者的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参训者应当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好地指导团队和自己,推动公司的发展。
这场培训中,优秀小组、优秀学员、明星学员脱颖而出,期待培训过后,力捷迅队伍将更加团结,管理将更加高效,我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人力资源部-陈子沐 投稿
PART02 员工论坛
01 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钓鱼、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个人在网络生活中,面对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该如何防范呢?
1、如何防范社交软件账号被盗?
①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
②密码尽量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组成,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
③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2、当前网络诈骗类型及如何预防?
①不贪便宜;
②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
③仔细甄别,严加防范;
④不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书、考题答案等;
⑤不要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
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3、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①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②使用公共网络,下线要先清理痕迹;
③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
④网上留电话号码,数字间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到;
⑤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
⑥慎用手机APP的签到功能;
⑦慎重使用云存储;
⑧加密并尽量使用较复杂的密码;
⑨别随便晒孩子照片;
⑩网上测试小心有诈;
⑪警惕手机病毒;
⑫别让旧手机泄密;
⑬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⑭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4、如何保护网上购物安全?
①核实网站资质及网站联系方式的真伪,尽量到知名、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
②尽量通过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切忌直接与卖家私下交易;
③在购物时要注意商家的信誉、评价和联系方式;
④在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订单等信息;
⑤在填写支付信息时,一定要检查支付网站的真实性;
⑥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直接使用个人的银行账号、密码和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要慎重;
⑦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广告,也不要随意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5、如何防范网络传销?
①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却许诺只要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回报”,请提高警惕。
②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如果抱着侥幸心理参与其中,最终只会落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6、如何防范网络非法集资诈骗?
①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观念;
②要时刻紧绷防范思想,不要被各种经济诱惑蒙骗,摒弃“发横财”和“暴富”等不劳而获的思想;
③在投资前详细做足调查,对集资者的底细了解清楚;
④若要投资、基金等金融,应通过合法的公司申购和交易,不轻信非法从事业务的人员和机构,以及小广告、网络信息、手机短信、 推介会等方式;
⑤社会公众不要轻信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的任何承诺,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行政事业部-施展锋
02 从博物馆凝望历史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感受它的历史文化,那走进一座城市的历史最好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答案就在每座城市的博物馆中。历史的洪流滚滚而逝,但总能给我们留下一些痕迹,犹如沧海遗珠,依旧璀璨夺目。
每到一座新的城市,我总是会第一时间去寻找当地博物馆,试图与过去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博物馆里你可以了解历史的变迁,感受人文的变化,亲眼见证过去,亲身感受文明。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枯燥无味甚至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而是生动活泛的现实展现在大家面前。从而走进大家心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瑰丽无双的宝物,每座城市的专属印记通过博物馆的展示,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文化、生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仅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更可以加深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为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无比骄傲。
博物馆中那一件件生动的文物,就像一本本无声的书籍,记录着独属于他们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淘洗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感受。去博物馆看看吧,去阅读那生动的历史,去感受那璀璨的文明,去和古人进行一场静谧的交流,去拾取历史洪流中那一颗颗沧海遗珠吧,因为为了遇见你,他们也历尽风雨……
穿越千年的惊鸿一瞥
北魏泥塑佛面像(洛阳博物馆藏)
“史上最强老丈人”的N重身份独孤信多面印(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大唐遗宝
镶金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顶流”小粉炉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南京博物院藏)
文曲星本星
德化窑白釉文昌坐像(福建博物院藏)
“无语佛”
沉思罗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天青色等烟雨
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研发中心-滕景斌 投稿
PART03 文化展示
01 那些你不知道的中药冷知识
在中国历史上,避讳是一种体现尊敬与礼仪的文化现象,特别在封建社会中,对帝王的名字进行避讳尤为重要。中药名称的避讳,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体现。
避讳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帝王或尊长的尊敬。在中国古代,直呼帝王的名字被视为不敬,因此人们在书写或言谈中会刻意避免这些字眼。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规范,影响了包括中药命名在内的各个方面。例如:
山药的改名:山药原名薯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为避其名讳(“豫”与“蓣”同音),薯蓣被改称为薯药。到了宋代,为避宋英宗赵曙的名讳(“曙”与“薯”同音),再次改名为山药,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玄参变元参:玄参是一种具有滋阴降火功效的药材。清代康熙皇帝名为玄烨,为避其名讳,玄参被改称为元参。这一改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尊崇。
延胡索的变迁:延胡索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材。原名玄胡索,为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玄”与“恒”同音),改称为延胡索。
玄明粉的改名:玄明粉是一种从芒硝中提炼的药物。同样因为避康熙帝的名讳,玄明粉被改称为元明粉。
在中药的命名中,避讳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禁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制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些避讳故事的探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药名称背后的历史变迁,还能够感受到古代社会对于尊卑秩序的严格遵循和对皇权的绝对尊重。这些避讳的故事,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让我们对中药的认识不仅限于其药用价值,更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虽然中药的避讳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适用,但它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仍然值得我们去记忆和研究。它们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中药历史、传承中药文化的重要资源。通过对这些避讳故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药名称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中华文化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这些故事和变迁,不仅丰富了中药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零售事业部-欧阳莹 投稿
02 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
当今时代大家越来越注重生活中吃的健康,特别是对于糖分的摄入,人们对白砂糖、果糖和糖浆等传统甜味来源越来越抵触,“低糖”、“无糖”的标签也越发深受热捧。
但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何都已无糖,却仍能尝到甜味,这里就不得不介绍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甜味剂,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甜味剂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甜菊糖苷等。
(1)三氯蔗糖:是一种常见的取代二糖,其甜度为蔗糖的600~800 倍,添加极少量就能产生甜味。与其他甜味剂相比,三氯蔗糖是最接近蔗糖口感和风味的甜味剂。
(2)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形成的二肽甲基酯,在肠道内被水解,甜度是蔗糖的200 倍。但用量较多时会在口腔中停留较久造成“回甜”,引起不适。
(3)安赛蜜: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130 倍,是当前世界上第4代合成甜味剂,呈味性质与糖精相似,高浓度时有苦味。
(4)甜菊糖苷: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广泛的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达到相同甜度用量较三氯蔗糖等多,但甜菊糖苷添加过多会产生苦味,所以作为一款天然的甜味剂,目前在食品中使用并不广泛。
适量的甜味剂能够赋予食品更舒适的味道,然而,不良商家为了掩盖某些原料的异味,过量甚至超量使用甜味剂,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每种甜味剂在各类食品中的添加量,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中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大家平时购买食品时也应当养成查看配料表的习惯,对明显过量添加甜味剂的食品少吃,最好不吃。
高端制剂研究院-陈晓玲 投稿
相关新闻